病毒特辑

(一)

刑不上大夫,但是刑上了大夫。

(二)

春天随时发生

焚烧之后,

就是春天

忘记冬天,

就是春天

闭上眼,

就是春天

我是说,

如果你在等一个春天

(三)

八十年代,之前挨整被抄家的人,可能收到被退回来的一些东西。你说,这些年被吞掉的真话,在未来的时刻,会不会被机器吐出来。

(四)

Dance but

Don’t dance around

Play but

Don’t play along

(五)

当代较为丰富的一些物产:

干货

重磅

硬核

铁拳

(六)

病毒成为常态,疫苗难以开发。人脸装了智能气阀,你搬砖的时候给予充分供气,稍有偏差就断供 30 秒以示警告,下了钟之后只维持活命气量,保持在 low-energy 水平。搬砖的 bonus 是以 15min 为单位的高气量,可用来进行一些剧烈运动,然鹅两次的间隔必须在半小时以上,以防某些居心不良者集中气量办大事。

(七)

你想,病毒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这些。如果它知道,可能会骄傲:我好棒棒,fuck you people~~

(八)

出凌波门左转,湖对岸是东湖宾馆,走 20 分钟右转过桥是中南医院,不过桥继续直走 10 分钟,就是四大班子,洪山礼堂。礼堂电影院看完 3D 质量奇差的《地心引力》,晕晕乎乎,站在湖边看了会儿钓鱼。

(九)

梦到和小学徒(虚拟人物)吃饭,告诉小学徒我前几天失忆了,忘掉了最近的事情。吃完饭走在路上,遇到一座复杂假山障碍。我们选了一条路,走到尽头是死猫堵路。掉头走另一条路,但是要先给四个抬棺人让路,四人吵吵嚷嚷,棺盖应声而落。我顺着路往远处看,地上长长的两三列棺材,盖子都是揭开的,里面各样人都有,穿着日常衣服。本来应该有很多情绪,但我前几天失忆了,忘掉了最近的事情。醒了之后,才反省过来是个噩梦。

家庭聚集

(一)

肖战唱歌。

我爹:肖战长得 365 度无死角。(发现自己说错——)嘿嘿,为啥多出来 5 度?又多绕一点看看还是没死角。

(二)

早上喝蛋花米酒一碗,我搞了个大红脸。爸妈又回忆了一遍我两岁多耍酒疯的故事——夏天家里做的米酒有点老了,我喝完大红脸,爸妈要去河里游泳不带我,我很气:你们不叫我去,我把地上的鸡蛋壳捡起来吃了。

我跟我妈讲,有次和朋友去酒吧,她们喝酒,我喝了牛奶。我妈 (deadpan):你喝的是白的。

(三)

我妈让我爸去阳台收衣服,我爸收完往床上一放,衣架都不舍得取下来,就回客厅躺沙发了。

我:让你收衣服,你就真的只“收”衣服,绝不多干一点,真是×培养出来的好干部。

我爹:那是,这叫“不缺位,不越位”。

我:精神贯彻到了日常工作当中。

(四)

前两年春节在家收拾装药的抽屉,扔了一大半都是过期药,其中有一盒生产的那年我还在上小学。今年收拾浴室,找到一管 08 年生产、11 年过期的去死皮膏和很久以前的消毒液。

我:妈,你的去死皮膏都已经死了很久了,另外你对 84 消毒液是不是有误解,意思不是 84 年的消毒液。

(五)

我妈嫌我爸头油大,弄脏枕套。

我:应该让我爹用铁枕头,不会生锈。

我爹:有什么文物都拿来让我枕一枕,马上包浆。

(六)

我九十多岁的奶奶:“哪有啥子传染病传得全中国都是?我看是有啥运动,有人要造反,谁知道躁(cào)动啥哩,日你妈都坐这软监……”

一个劲儿想下楼逛逛,又不愿戴口罩,我们就不让她出门。后来又吓唬她,湖北的火葬场都烧不及了。她这才说:“活这大岁数也没经过这大的事……”

(七)

情人节第二天,我妈:昨天晚上做了个梦,一个男的坐我对面,俩人准备喝点。听声音看动作都是你爹,结果一抬头,大眼睛双眼皮,多好看,不是他的眼……

我爸听完:那说明就不是我。我:同床异梦啊。他俩嘿嘿笑。

后一天中午,我爸非要拉着我妈喝两杯,说:你把眼睛闭上,就当是跟梦里那个人喝了。酒过三巡,我妈:晕了。我爹:再喝点,再喝点实话就说出来了。我:你俩都喝醉,都把实话说了,闹闹离婚,醒了啥也不记得,还是两口子。

到了晚上,我爹自己又喝了几杯,自言:我一个不喝酒的人,在家里憋得硬是要喝白的。

(八)

电视上放《蜘蛛侠》,我指着克尔斯滕邓斯特:她也是童星。

我爸:咋又是同性恋?

我:童星!谁说同性了……

我妈:你耳朵咋听的?

我爹:哦……

我:你这个人有点敏感。

(九)

电视上董卿在讲《红楼梦》的好。我在痛惜疫情里的人和事。

我妈:你也写点东西发一发,别光对着我们俩说,要有点家国情怀。

我想起来以前的种种,气血上涌:我发?我发了又是这不合适那不合适。

我妈:你别发政治的嘛。

我:我的想法就是政治的,那我发吗?都在顾左右而言他。讲《红楼梦》,《红楼梦》写的腐败,董卿咋不提?讲什么情了爱了。(越说越气,气血凝滞)都知道问题在哪,不缺我的两句感叹。

爸妈不说话。

BTW,fuck 狗屁的气血。

(十)

我爸:脚的这个地方疼,有个硬块,是咋回事?

我:脚癌(其实是软组织挫伤)。

第二天。我爸:你妈昨天晚上也跟我分析了半天是脚癌,结果说到一半我呼呼睡着了,她自己弄得挺没意思,哈哈哈!

紧接着:哎哟哟,疼死我了,活这大岁数还没这么疼过,仅次于女人生娃。

我:疼得好,早该体会一下了。

我爹:你这个人咋这么没良心。

我:男的都该多体验体验疼。

我爹:昨天就疼,我还以为是气血不活,晚上值班专门使劲走了俩钟头,结果今天下不了地了。

我:活该啊,让你信啥子“气血不活”。

主与宾

(一)

我试图把你作为宾语

频繁失败

(二)

人类进入2020

一部分我进入2020

另一部分留下

确保你没有进入2020

(三)

符号废矿深处

你富集

我作业

不计入产能

(四)

有没有五维码

当代数位生活之外的

你的入口


疫情分割线

(五)

总攻

清零

宾语是谁

(六)

故左右而言他

左右尸骨累累

第一句本来的主语是:

(七)

It’s raining randomness and you don’t have an umbrella.

(八)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门卫同志,我想出门买五斤白菜。”

(九)

歌是我们的

诗是我们的

记忆是我们的

我们是我们的

(十)

所有颜色兑在一起:浓黑

所有情绪兑在一起:浓黑

所有人命兑在一起:浓黑

今年以来

(一)

下了王兵的《死灵魂》一直没敢看,前两天终于打开,只有法语字幕,方言听不懂,又关了。这样的片子,总觉得下下来就好,我就掌握了一点什么,好像互相留了把柄在对方手里。一种可笑的幻觉。

(二)

搬到新家又上淘宝搜摄像头。但总归没法接受这个东西,this shit, 安在自己家里。下面插播一条新闻:IDC 预测,2022 年中国视频监控摄像头部署量将达到 27.6 亿台。

(三)

时隔两年又拥有了一口基本款平底锅,今晚举行了隆重的开锅大典,耗菜籽油计 20 余毫升, 天然气约 0.06 方。


疫情分割线

(四)

SARS 那段时间打碎体温计三支以上,趴在地上找水银珠,用纸捏起来,没找到的默默挥发。

(五)

家里翻出来一瓶过期好些年的 84 消毒液,SARS 朝遗老。

(六)

思考题:春晚语言类节目数量每年都创历年之最,为何至今没有进入两位数。你数学好你来说说。

(七)

#50 个抗击疫情好消息# 这时候数字统计挺快啊。

(八)

Dǎng 性过强,盖过第二性征了。

(九)

抄一句:

“I’ve tried that myself: ignoring the government, seeing if it would go away. It hasn’t.”

综艺及其他

(一)

是不是上节目唱摇滚的都得声明自己不是表达愤怒,愤怒可能快写进刑法了。

(二)

每位自称“我们钢铁直男”的艺人,有种请大声讲出你的对照组,不你没种。

(三)

唱 Sex Bomb 字幕写的是“美丽小可爱”,那 Dark Fantasy 是不是得写成“红色中国梦”?

(四)

“沈是沈阳的沈,阳是沈阳的阳”,怀旧,并品味一种结构之美。

(五)

上个月梦到我获得全球唯一和汤姆哈迪夫妇(是的,夫妇,thanks to 我胸中高高飘扬的道德律)共度圣诞的名额,并与汤嫂结成深厚友谊。

(六)

最近超市逛得很频繁,背景新年民乐吸引了我。听着唢呐想永远在调料区逛下去,我可能真的完了。

(七)

你们是最棒的,那些以为自己是最棒的人除外。

(八)

抄一段:

拔河比赛

这部分是一月初写的:

2019 年看了 100 部左右电影,不包括戏剧放映,影院看的大概一半,和去年基本持平。

作为淘票票钦定长宁区(虽然我不住那儿)排名 325 的观影达人,新年第一场去看匈牙利影展。

映前放了新版反恐宣传片。第一个场景是口罩人想买刀具,拒绝出示证件,老板报警;第二个是口罩人住旅馆,登记时证件有问题,前台报警;第三个是口罩人背着大包和人擦肩而过,包里丁零咣啷,行人也找警察反映情况。回来找了下详细介绍,原来行人是“红袖章”,口罩人包里露出了刀柄。我看了两遍宣传片,都没注意到这两点。Anyway.

前两天看 Richard Jewell, 竟然就是宣传片里红袖章那样的角色,且英雄。好些人觉得片名翻的不好,《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长且拗口,就出主意改名:《恐袭谜案》《洗冤实录》《进击的肥宅》《被夺走的特百惠》……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亚城好人》。

说回匈牙利影展,看了六部。

《无望的人们》,脏毛外套,毛毡帽,囚犯。

《红军与白军》,票上写的《红与白》也不是不可。但是全片中文字幕翻成“红队”、“白队”,过于可笑。苏维埃红军也不能提吗?难道因为红军在片子里强吻了女人?历史消解成一场拔河比赛。

《爱》,非常喜欢。开头恍然觉得像伯格曼电影。人间温情与政治凛冽,因为前者人才能survive后者,or not.

《保罗街小子们》,喜欢。人的社会化如此直露,到最后又如此虚妄,仿佛故意把严肃的运动或斗争“矮化”为少年版,血白白注入历史长河。Are we a joke?

《领养》,结尾想起《毕业生》,you lovebirds are finally together and then what? 那几天听 podcast, 因为《毕业生》的编剧 Buck Henry 去世,回放了他之前的访谈,说当年结尾引起争议。我喜欢这样的结尾,fucks you up. (P.S. 后来终于把 500 Days of Summer 看完了,不喜欢,但是看到里面引用了这个镜头。)

《漂流》,后面睡着了。海边的部分,身体自然舒展,这种感觉也存在于 80 年代国产电影。现在流于 over-sexualized, 或者相反,dead meat.

终于读了 Arrival 的小说,又看了遍电影,才想起之前没看完电影(《八部半》的半)。还是觉得这个概念有点玄,不过不玄还是科幻吗。读着读着才明白将来时和过去时穿插的叙事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中文怎么翻的。

终于看了《婚姻生活》,太丑陋了,再次被伯格曼引起生理恶心。完全不想看《婚姻故事》。


疫情分割线

重温了《异形2》《普罗米修斯》,新看了《异形3》和《异形:契约》——怪兽好啊,看得见摸得着。还看了介绍怪兽电影发展的纪录片,里面一个观点第一次听到,异形之所以普适性吓人是因为吻合 rape 恐惧,无论男女,都可以入侵“致孕”,抱脸虫的设定就像无法解除的 face-fuck, 男人的终极噩梦。异形的变种太多,看电影的时候多少有点疑惑,今次略微了解一下。

家里电视能看的老片还不少,令我又投入汤老师怀抱。先看了 Warriors, 美其名曰跟着运动,我全程踩着健身垫,看到最后我妈哭了,试问谁能不哭,我解释说我已经哭过了(事实上很多次)。隔两天又看了 Mad Max 4, 汤老师摘掉面罩之后,我问我妈认出来了吗?我妈茫然。我说是前两天那个搏击片里的弟弟。她说,哦,这娃瘦下来还挺帅的,那个片里壮得吓人。我内心:怎么着都好看!!!!

《帕丁顿熊2》(1 我也没看过),我妈本来快睡着了,后来跟我一块儿看得挺开心,甚至我爹也加入了,这就是合家欢电影的力量吧……

《醉乡民谣》原声碟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第一次看片子……我还是 stick to OST 吧。

还看了一些更不重要的。很久没跟家人在家里这样看电影了,不一定 100% 愉快,但是难得。

上联:Holy Motor 下联:Easy Rider

(一)

Drag Race UK 有一期,夺冠的 Queen 穿了编织袋剪裁的时装,评委们都觉得,哇没见过,这种材料好难 tailor, 好厉害。我想到小时候看过的故事(真事),山里的穷人家没裤子,得了一条编织袋,缝了双裤子,穿好几年。还想到仙女王守英,不知道她火了之后怎么样了,也不想知道。

(二)

Spoiler: 昆汀电影里的 drug 情节似乎又出问题了。看皮特抽 LSD 我就觉得奇怪,好像没见有人这么给药?查了查虽然没找到 LSD 确切的分解温度,但是众人的观点都很一致:No, you cannot smoke LSD. 更有人提出,皮特的烟蘸的可能是 DMT, 不过昆汀不解释都无从考证。

低俗小说里乌玛吸粉过量之后打一针肾上腺素也是鬼扯,要注射拮抗剂才行,此处参考《致命药瘾》这本书。

(三)

Spoiler: Knives Out 有个 twist 还是不错。侦探说女主因为业务太熟练才没有留意注射液的标签,完全凭着手感给药,并且给对了。看的时候没觉得很令人信服,直到前两天——我把手机壳从磨砂的换成光面,结果解锁的时候竟然不由自主拇指上滑并且按了另一个密码。一想是因为新手机壳手感很像我的备用手机,which 需要上滑和那个密码解锁。肌肉记忆先行。

(四)

I hate it when I get the kind of invitation saying “You’re welcome to bring your significant other.” Please, I don’t even have a significant self.

No I was kidding. I ain’t never got no invitation.

(五)

再次梦到被带走。我在网上对某事留言(现实中我已经很久不留言了),被 cops 留意,深夜将我和另外三五个人叫走。有个女生我认识,要我说她又 red 又 specialized, 绝对不可能有问题,因此推断这是 cops 的一个策略,目的是让我这样的人放松警惕。我们在各色灯光和楼道里穿来穿去,时间已经很晚。到地方之后,cops 倒是告诉我们要把手机接到一种机器上,检测有没有不该有的软件和图片,一边亮出了接口。我很慌,又想侥幸过关,就先偷摸把某软件删了,再把无数图片里最显眼的那几张删了,然后赶紧重启手机,希望这样能把残存的文档清掉,虽然我根本不知道苹果系统是不是这样工作。我猜那个所谓机器甚至可能读取图片上的文字,然后又想到还有好几个软件也需要处理,来不及了。Cops 也不着急没收手机,而是一个一个来,连我认识那个女生都被检出了六个有问题的文件。快到我了……醒了。

延伸阅读:纽约客 How Dreams Change under Authoritarianism

(六)

Holy Motor (2012) & Easy Rider (1969)

都没看,就是想对仗一下。

(七)

Glory be to 时代

大部分是建国七十年影展的选片,影展里 80 年代的几乎都想看,看到的几乎都喜欢。基本都是夏天看的,又拖到现在才写。

关连长(1951)石挥

北京电影资料馆的拷贝。13 年第一次去资料馆就是看石挥的《艳阳天》。当年看完写到:“石挥的表演真是迷人。不管故事反映了什么黑暗的世道,电影散发的那种明快的气质太可贵了。舒服,不矫饰。”

《关连长》也有今日国片再难见到的赤诚、明快、直爽。后半太拖沓,太唱高调,这样的作品都要被批判成另一种方向,无法可想。胤祥短评说得妙:石挥最大的一个“政治错误”在于颠倒了方言和普通话的特权地位,换言之,讲方言的关连长不是“歪曲”而是“僭越”。

片子前半对“同志情谊”的表现在当前语境里显得滑稽,知识分子的“精致”与关连长们的“大老粗”、“弱柳扶风”与“舞舞喳喳”的对照流于刻板。

当天连映的还有《我这一辈子》,没买票。以前在电脑上看过,不忍心再看。以及想到还没看过的石挥最后一部作品,《雾海夜航》,名字简直是现实的直喻,令人唏嘘。坦荡之人既不能坦然无惧也不能放荡不羁,他们想不明白。

周末情人(1995)娄烨

看过几个月之后基本忘了,当时也没有很打动。贾宏声的气质是好的,但差不多得了。特别他的长相老让我想起来成龙,就有点别扭。

映后马晓晴跟观众交流,有点点神经质,说起自己当年胖死了,但也说“我当年算得上家喻户晓”。我想说当年多好,胖妞还能演主角,几个帅哥追着喜欢。

电影人(1988)丁荫楠

颠覆性牛逼。介绍说是中国版《八部半》,看完发现并不过誉。(我感觉)只要文本意义上的叙事过得去,能不能制造让人沉浸的氛围、情绪、体感才是优秀和牛逼之间的区分度所在。《电影人》的澡堂,海边,摄影棚,宾馆,导演的屋子,梦境的夜晚,每个地点的温度、湿度、气味、空间感都非常强烈。可感的才是可记忆的,是能被唤醒而难于高保真描摹的记忆,像梦。

黑炮事件(1985)黄建新

当年 YouTube 看过,看得不太仔细。时代的作品,无需多说。就像黄建新后来拍的片子,也是时代的作品。Glory be to 时代。

错位(1986)黄建新

同当年 YouTube 看过且不太仔细。跟《黑炮》也是两场连映,视觉上更表现主义。

孩子王(1987)陈凯歌

视觉好看,顾长卫真有你的。文本信息太直露。

野山(1986)颜学恕

贾平凹小说改编,故事和表演自然饱满,非常好看。八九十年代的电影里是有情欲的,也就是有人性的。

农村故事如今在主流院线几乎已经隐形,设定在农村的当然有,但很多的内核并不农村,是套了农村壳子的类型片,不由得又想起郝杰。

自《人・鬼・情》后又见徐守莉,面容跟陈冲和刘晓庆都有点像。

老井(1986)吴天明

视觉好看,老谋子真有你的。

最震撼的地方之一是片尾出的死于打井的人名,世世代代。这样的故事没有疯子是不完整的,如果说傻子是旁观者,空白对照,免责,那么疯子就是寓言,命运的另一端,未能免责的终极代价。如果不结束,每个人终将非疯即傻。

青春祭(1985)张暖忻

非常美。

北京,你早(1990)张暖忻

非常好看。王全安年轻时候过于可爱,可可爱爱,要我我也喜欢(才不喜欢贾宏声)。映后放了一小段他在国外录的视频,向观众致意,今昔对比过于强烈,我内心为一个好小伙儿的流逝而哭泣。

不是青春公路片,是公交片。当年的风貌,在被记录下来的时候也是当下,到现在是往日不可追,谁看了不会忧郁又甜蜜地怀旧,那样的商厦我都还记得。

映后马晓晴又来了,说了很多。张暖忻和老公李陀。编剧唐大年。两个男主角。89 年的往事,具体说的什么事我也忘了,没趁热记下来。

乌鸦与麻雀(1949)郑君里

民生多艰。电影人身后的历史更沉重。


遗憾的是下面三场我错过了,开心的是票分别给了两位朋友。事后问了问朋友们的观感,辑录如下。

背靠背脸对脸(1994)黄建新

朋友 Z(接连三次感叹“太敢拍了”):

超级精彩!太敢拍了,体制内写实作品。就是剧情片,我也没想到效果奇佳😂😂😂

故事就是主角在地方文化馆当了三年代理馆长,想转正当正科级馆长。也算是群像电影,相当敢拍,敢说话。看得出二十多年前的官场,跟现在完全没差,时代在变体制的内核一点没变。

正好我在看《大江东去》,看到宋运辉“黑化”上位那一段,两部写实作品的叠加冲击,更酸爽了。我看的小说,据说剧版《大江大河》只拍了三分之一,后面没那么伟光正了之后估计很难过审。

据说这部《背靠背,脸对脸》拍出来比小说原著效果好。很敢拍,这样的电影值得被留存下来好好欣赏。

……这场观众结尾也是自发鼓掌,等片尾字幕放完了再来第二波掌声。

顽主(1988)米家山 & 轮回(1988)黄建新

朋友 F(感到强烈男性视角):

《轮回》,让我很迷,(我:当年的实验电影吧)是的,看得我起鸡皮疙瘩。

我感觉,这两部电影,都是很强烈的男性的视角,《顽主》里面仅有的两个女生的角色,都……

(我 :发坛子颁奖真的笑死……)是的!笑死我了。走台那部分我挺喜欢,牛鬼蛇神,一锅炖。

这两部电影里的情节和台词还是可以看得下去的,不像现在的电视剧和电影。(我:毕竟改编自王朔啊啊啊)两个都吗?(我:是的,直男癌本癌)感觉到了,这个是不是只有女生能感觉到😂

雷汉刚出现的时候,我觉得好像韩庚,长得太秀气了,《轮回》里面的男主。电钻钻腿那块,也是我的心理阴影😂

Screening before screening

映前必审,所以上海的戏剧高清放映没有了。《顽主》里街道大妈怎么说,“都听清了不?听清了就执行。”

去年看了两部,后悔没有多看,尤其可惜没看到卷福版 Frankenstein.

《哈姆雷特》 NT Live 卷福版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NT Live 乌姆里奇教授版

今年看了这些,已经成为日常期待。

《悲惨世界 25 周年演唱会》

《第十二夜》 Globe 性转版

《国王与我》 渡边谦版

《萨勒姆的女巫》 Old Vic

《女王召见》 NT Live 海伦·米伦版

《费加罗的婚礼》 The Met

《茶花女》 The Met

《茶花女》 ROH

《安娜卡列尼娜》 莫斯科轻歌剧院

《浮士德》 ROH

《阿修罗城之瞳》 GEKI×CINE

《我的儿子们》 NT Live

因不可抗力被退票的两场:

《蛮幽鬼》 GEKI×CINE

《天鹅湖》 马修·伯恩男版

有空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