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月份以来又订了 Netflix.
重看了 Spotlight, 还推荐给了几个朋友。看完没几天鲍某的新闻就出来了,除了事件本身让人痛苦,更难过的是再次提醒你,当看到一只蟑螂……片子老派扎实,至少第三遍看了,到最后还是震动。对一个 Catholic town, 需要外来者,也就是新的犹太总编,才能打破铁屋子。对一个表面各司其职的体系,也需要记者和律师承认过往的失职。这次注意到,讲述经历的都是男性受害者,虽然里面也说到受侵犯的男孩女孩都有。不是说一定要有女性的故事才完整,只是留意到这样的安排和背后的意识或下意识。
另一个触动的点,本来报纸马上要把调查结果登出来了,结果发生了 9/11, 其他一切都要让路,遥遥无期。片中人说,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 the church ——国难之后需要凝聚力和精神支柱(耳熟吗)。而且 the church 做了那么多好事,一刚。Dave Chappelle 的这段话我不喜欢,但是很恰切:”He rapes, but he saves. And he saves more than he rapes. But he probably does rape.” 如果因为行过的好事而原谅,好事难道是赎罪券吗。
终于看了 The Breakfast Club, 有些失望。尤其不喜欢最后 girl fell in love with the bully 的桥段,虽然 the bully was also abused. 后来看《废柴联盟》,第一集就有致敬这个片子。复习了 Dazed and Confused, 好像也没那么伤感且喜欢,可能是我彻底度过了青春的服丧期,对男孩们也难以投入地共情。已经忘了这句话出于此,”if I ever start referring to these as the best years of my life – remind me to kill myself.” Linklater 拍完发现,对女生的表现还是太匮乏,还是男性视角,a boy movie, 于是在 Before Sunrise 作出提升。但我也不想看年轻人的爱情了,所以复习了 Before Midnight, 餐桌群戏那段实在太好,自然粗俗优美。
男性导演的女性视角,还有 Mad Max 4 口述历史里面的 George Miller, 他邀请《阴道独白》的剧作者和女孩们坐下来 workshop, 了解性暴力受害者的经历和情感。“I thought it was amazing that George cared so much. It could have just been like, ‘This is a big Hollywood movie, now put on your bathing suits and get outside.’”还有读门罗小说(我没读过)的曹保平,男女当然可以更深层次地相互理解,但需要兴趣、投入,和天赋。
也终于看了《汉江怪物》《雨果》《巨蟒与圣杯》《天才雷普利》《斯大林之死》以及 PTA 的几个片子,都介于不喜欢和还行之间。
还有几个傻乎乎的喜剧,喜欢 Steve Carell,讨厌 Will Ferrell (The Anchorman), 等下,这俩人名字还押韵了??Date Night 里面夫妻俩强行钢管舞那段简直是近年来最好笑 top 5, 剧情主线仍然是实现男人的计划,并最终毫无意外地奏效,Tina Fey 明明是很强大的角色,但还要穿进“被哄开心的老婆”的鞋子。Crazy Stupid Love 没想到高司令还演过 stud, 老天,借用影评的一句话,”It’ll make you laugh, it’ll make you’ll frown, it might even make you cry, but mostly it’ll just make you want to have sex with Ryan Gosling.”
看过的 Seth Rogen 电影又增加一部,Zack and Miri Make a Porno, 可爱。其实《青蜂侠》也打开看了,太难看以至于半途而废。复习了 Pineapple Express, 结局也很可爱,三个男人彼此大呼“我爱你”,好像几只小熊决定不抢蜂蜜了而要抱成一团,Superbad 里也一样,Seth 真的很喜欢这种画面,我也喜欢。
对 Seth 的喜欢线性增长,让我写一点无关紧要的印象——他在 David Chang 的新节目里讲,自己在亚裔很多的环境里长大,也提到了 The Breakfast Club 一个情节,女生带的饭是寿司,其他人都没见过,Seth 当年觉得这有啥奇怪的,不人人都吃寿司吗。他在宋飞的节目里,两人面对面喝咖啡,Seth 一直出汗,宋飞问他为啥,是不是紧张,Seth 边笑边擦汗(此处学习一个新词,shvitz, 他俩都是犹太人),说 “Don’t do this to me, Jerry. You fucking dick.” 我对这种适度害羞和手足无措可是太喜欢了。他讲自己十几岁时上 comedy club 夜场讲段子,他妈开车接送还坐在台下看他表演。Dave Chappelle 也讲过同样的故事,他的母亲还有一句, “Son, sometimes you have to be a lion so you can be the lamb you really are.” 喜剧演员和母亲的温情记忆还有 George Carlin, 等我看完他的 Last Words, 自从在地铁上看哭之后再没翻开过。
(二)
开始读 Just Mercy 没几天就发生了 George Floyd 事件。60 年代的政客可以堂而皇之呼喊 “segregation now, segregation tomorrow, segregation forever.” The Hairspray 是同年代的故事,角色在不允许黑人入场的演播厅外面喊 “Integration now! Segregation never!” Somehow 我也终于搞清楚了系统性失败应该用 systemic 而不是 systematic.
想起来大学时候院里还展映过 Freedom Riders, 导演也来了,我提了个有点傻气问题,大概是现在美国对黑人还有歧视吗,当时确实没概念……导演好像说了日常生活中还好云云,剩下的话我不记得了。当天还有范立欣和他的《归途列车》。
读 84 Charing Cross Road, 几十年的书信友谊,寄书和写信。现在的时代确实不太可能发生“错过”事件了,几乎不存在错过的客观条件,只有回避的主观意图,或者动机缺失。作者提到她的编辑名叫 Gene, 华裔,搞得我很好奇。搜了下,Genevieve Young, 今年 2 月份在曼哈顿去世,享年 89 岁,度过传奇一生。也搜了下 gene 作为基因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1909年。
(三)
又打开 The Matrix, 第无数次。第二部的高速追车和第三部的终极对决都是可以反复看的片段,但是看得越多越清楚和第一部的差距。Neo 的 epiphany 永远让我激动,Neo 的脸可以代表偶像崇拜的原始意义。这次真正注意到,第三部里 Neo 几人再次去找 Merovingian 的时候,场地是一个 leather bar, 里面正在发生一些 pretty graphic 的画面。
终于看了 Sense8, Wachowski 是真喜欢蹦迪啊……回头再想 Matrix 三部曲,每部都有一场蹦迪戏,I 是 Neo followed the white rabbit 之后和 Trinity 第一次见面,II 是他们回到 Zion, Morpheus 鼓舞士气一番话之后所有人开始蹦,III 就是 lether bar 里面。
昨天看了 Queen 和 Adam Lambert 的新纪录片,很开心,比当时看传记电影开心多了。Rami 的气质实在是 pageantry 和 glamor 的反面,无论再怎么描摹神态动作。Brian May 指着 Adam Lambert 问台下观众:Is he a keeper? 海格也是 keeper, 看守人。好嫁女和经济适用男都是 keeper, marriage 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