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片定的第一部片子就是这个,正好也是我的电影节第一场。题材太诱人了,五座见证苏东剧变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建筑。不知道上面那条微博哪里触到红线,发出来只有自己可见,我连剧变都没舍得提。
片子每一节开头有字幕和旁白,介绍某个词义在不同语言的演变,比如 palace, communism, etc.
严整,宏大,秩序,举国之力,忽喇喇似大厦倾,建筑和权力从来捆绑。最让我觉得神奇的罗马尼亚人民宫,齐奥塞斯库夫妇,结束在 90 年代前夕的圣诞节,历史的荒诞毫不节制。
但整部片子,如很多观众所说,是零散的,拼贴的,没有叙事野心。我觉得这样也好,历史的后人大部分是观光客,导游能够做到不添油加醋,已经是很大的体面。
买完票想起来原来在电脑上看过开头,睡着了一次以上。影院看完之后我并不喜欢,主要是对结尾的神迹不以为然,虽然还是哭了,出于对生命本身的感动。本以为是伯格曼式苦求而不得的故事,结果最后给我当头一 miracle, 我宁愿直接看福音故事。
但我也在想,如果当年的启蒙是这部而不是《第七封印》,我的想法会不会完全不同。
作为 die-hard 无神论者,为什么喜欢宗教题材电影和剧,除了文化好奇,欣赏其中的苦痛挣扎,我想大概和看 gay porn 津津有味的直男有一些共同心理,we get off on other people’s pleasure/relief. 只是对这种 pleasure/relief 本身无法体认。
不由得想起《无耻混蛋》里想要追求影院女掌柜的德国战争“英雄”,《纽伦堡大审判》里想要说服美国大法官的德国军官妻子,以及现实中许多模糊的形象,当然每个角色的底色不尽相同。
军官在房子里站得笔直,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信仰,往往采用大仰角镜头,壁炉的火光照在他的脸,非常像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另外,这是我很难欣赏的感情表达。
前三个是短片,《摩天大楼》饶有趣味。《猫有九条命》没看下去就离场了,一天看四场实在头痛欲裂。
本应是体现语言的吟唱性的绝佳片子,画面和叙事都喜欢,可惜放映的时候音响没有调试好,全程刺耳,有三分之一时间不得不堵上耳朵。
能看到 4K 修复激动到哆嗦,然而又遇到技术问题,后半程颜色严重失真。然而确实好看,不能完全掌权的库布里克还是好看。终于大屏目睹“牡蛎还是蜗牛”一幕。
一群向往自由的人聚在一起聆听诗歌,无比动人。不去臧否个中人物到底怎样,这样的时刻所总是相似的。
已经在影院看过《2001》《闪灵》《发条橙》《奇爱博士》和这部,什么时候能看到《巴里林登》和《大开眼戒》,就圆满了。
《疯狂的麦克斯4》黑白版
被电影俘获的两种途径:美学风格和生命力。MM4 两者皆占,叙事又简洁有力,没有罗曼蒂克废话,不知道还有没有更能让我享受的片子。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最享受。
夜色中修车的一段,黑白两色的表现力不如深蓝。而近身动作戏,开头 warboys 追逐 Max, Max 和 Furiosa 初次交手等等,非常适合黑白,非常接近每秒 18 帧的默片质感,节奏爆炸。
影院看 MM4 是一场体力锻炼,take you for a good hard ride. 旁边的两个男生好几次快从座位上弹起来。肌肉紧张但是不想放松,呼吸紧张但是不想调整,心甘情愿被俘获。
这天连着看了《斯巴达克斯》和 MM4, 一再为追求自由而感动。
是纪录片,夜间灯光拍出了很棒的电影感。墨西哥城是现代都市,mind you.
灰色行业的日志,各色人物关系看着眼熟。开救护车的人自己也靠着垃圾食品、药片、危险驾驶、凌乱的作息活着。
错过了看马莉《囚》的机会,那就来看看鼻祖。
对性侵犯的问话令人不安。
对着空气激辩,精神病人也讲政治。或许政治正是病因。
绝食的患者以鼻饲管伺候,胃是食物的容器,而人只是胃的容器。有的观众看到这里哭了。
不喜欢。
非常喜欢,几次落泪。
和《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观感相似。决策层,策展人,导览者,修复师,志愿者,参观者,每个人都是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探索公共空间的可能性。盲人摸画一节异常动人。
《疯狂的麦克斯4》黑白版
+1 指的是这场。MM4 成了我在影院看过次数最多的电影,4 遍,《银翼杀手 2049》是 3 遍。
听了一期聊 MM4 的 podcast, 几个人都对汤老师的表演颇有微辞,包括影片前半段几个地方的配音。比起塞隆,汤老师确实有点神游,但我并不觉得出戏,两个人的性格、心态本来就不同,不必追求相同的表演质感。形成反差,这样到了最后的 “Max. My name is Max. That’s my name,” 更加赞叹两人的 comradery.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 Alex 到底成功没有,最后登顶那段,眼睛都不敢完全睁开。前段时间院线上映,又跑去看了 IMAX 版,才发现知道结果对于缓解紧张感几乎没用。你看到他的动作,仍然觉得下一秒这个人就要坠入深谷。
Alex 登顶后给女朋友打电话,”I’m feeling quite emotional.” 没有更具体的自我描述,可能这已经是 Alex 表达情绪的极限。
“It’s all genetic.” 卡林老爷子早就论断。在极端的人物身上,我更倾向于这种结论。
P.S. 上影节已经是三四个月前了,拖了这么久很多当时的感触已经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