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看

2020 年上升到淘票票长宁区前 200 名了,虽然我仍然不住长宁区。一共看了一百部多点,影院将近 50 部,其中新片可能不到十部。电脑上看的大多滥俗,下了一些严肃电影却总提不起勇气打开。

先说最有娱乐精神的 top 5, 五个不同国家的:

Date Night (2010) 是我最喜欢的那类美式喜剧,对 Steve Carell 好感倍增。

The Death of Stalin (2017) 莫名的熟悉感(也不莫名)。豆瓣把评分和打分都没收了,增添了更多熟悉的味道。

通讯员 (1986) 恍然有八十年代国片的气质,青年身上无所谓和有所谓的二元性。

犯罪生涯 (1955) 能把男的不行和厌女情结拍得如此精妙,是非常 liberating 的。

摩登保镖 (1981) 第一次真正看许氏兄弟(小时候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不算),没想到能这么好笑,在座位上快抽过去……这种喜剧真的全方位绝迹了吗?

荣誉提名 – The Addams Family (1991) & Addams Family Values (1993) 不喜欢光头弟弟的表演方式,也不喜欢合家欢大团圆的底色,但还是好笑,实在喜欢两个女性主角。

战争相关的十部都是年度最佳(我不会喜欢的某些院线战争片压根没看):

无望的人们 (1966)

红军与白军 (1967)

遥远的旅程 (1950)

Apocalypse Now (1979/Final Cut)

士兵之歌 (1959)

自己去看 (1985)

我是古巴 (1964)

上升 (1977)

This is Not a Movie (2019)

1917 (2019) 当然也很好,但是珠玉在前,只有划破夜空的火光带来极致美感和恐惧。

宗教题材只有两个喜欢(基督最后的诱惑没看完不算):

马太福音 (1964) 切实感受到圣经的文本力量,当年在电脑上看的时候过于皮毛。越理解信徒如何走向宗教,越理解自己为何不信。

The Wicker Man (1973) 几年前在万圣节影展第一次知道这个片子,今年万圣节左右终于看掉。

最后赞扬被遗忘的人们 (1950), 看了布努埃尔的无聊资产阶级,更要看他拍的流氓无产者。

其他大师片,可能因为如雷贯耳太久,反而没有很震撼。

P. S. 新年影院第一场,送你一朵小红花,啥玩儿。都在深焦这篇里了,读之前我还没有去想小红花的含义,只是感叹羊群无辜,为了电影被尽数敲上红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