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沉默的软弱

《找到你》和《我不是药神》在感情冲击上的区别在于,《药》最后一幕忍一忍没哭出来,而《找》我忍不住。

拔得越高,观众越容易冷静下来:这不太对。不过加进审查的考量,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同样是徐峥主演的《无人区》,最后小陶虹和余男沐浴在刺眼的阳光下走向新生活,这无伤大雅,因为你明知道这不是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附带的必要条件。“十里长街送药神”一幕就没这么单纯,有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找到你》有不少歇斯底里,不妨碍细腻之处。影向标只给了五分多,完全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有一半女性影评人分数会更好,现实是没有。而烂番茄上的女性 critics 远不是稀有物种。即便我看得很感动,也读到很多女生真诚赞美《找到你》,自己给出分数的时候还会犹豫,是不是我身为女生才觉得好,是不是不够理性?看到影响标分数的时候我还会怀疑,需不需要向这些观点看齐,需不需要向一种尺度靠拢?这些内化的质疑像白膏泥粘腻沉重。

很多男性主导电影(比如通不过 Bechdel Test 的),男观众打分经常比女观众高,他们会担心自己的男性立场不够公正吗?恐怕不会。不是说这样不对,需要承认不同性别的观赏偏好并不完全重叠,重点是不以强势的好恶标准去规训另一些意见,或以此陷入自我否定。

《相爱相亲》真好看啊,踏实。张艾嘉和田壮壮后来在新车里的对话我很喜欢。镜头从车后座出发,观众像是这对夫妻的子女,屏息凝视父母至今仍然不敢想当然的爱。这场是在很小的影厅,座位上有个人时不时发出怪声,怀疑有抽动症。

《江湖儿女》的廖凡太迷人了。开场麻将桌上的戏,一面侧脸,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也可能是早搏还没治好)。被送回老家火车站,坐轮椅上裹着毛线帽,胡子眉毛纠结一片,见了棺材也不落泪,恍惚间有点中老年张自力的意思,看得我想亲手把他推回家。赵涛的戏不是不好,我只是在一些地方不耐烦,希望可以剪掉二十分钟。故事本身并不喜欢。

讨厌《邪不压正》,中途差点站起来走了。许晴美丽,廖凡可爱,其他都讨厌。

《无双》还行,多一部不多,少一部不少。

为了预热 Venom, 又看了一遍汤老师的 Warriors, 免不了读点影评。其中一个给了差评的男 critic 是这么说的:”Warriors” is basically an action flick for chicks. You would not believe the amount of melodrama. ——“这片就是拍给女生看的动作片。你都不敢相信有多少苦情戏。” 听听,情感戏多了就是拍给女生看的,而给女生看的甚至是下等的。全片有非常饱满的 masculinity 和 physicality, 难道注入情感就折损掉了?受够这种屁话。

看过 Notting Hill, Love Actually,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非常理解 Hugh Grant 为什么会招女人喜欢(虽然我还是不喜欢)。Quite the opposite of an alpha male – always in a state of self-doubt, never making a move without consent from the female partner, constantly seeking reassurance to keep on going. The only thing that bothers me is that his characters seem to be slightly manipulated in relationships, just like the typical female part. Like they were trying to put up a gender role reversal to win the female audience over, but couldn’t do without depicting an obnoxious woman along the way.

看了北野武《花火》,有很好看的部分,但讨厌 “the strong silent type” 并痛恨 “boys don’t cry.”

看了三个菲律宾老片,《神迹》《甜蜜的梦魇》还有太长实在看不下去的《今来古往》,强烈的奇观感,也因为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

英文单词

不夹两个 English words 就不会说话了?

(一)

网路交流使我驯服,那种“老子凭什么要笑”的姿态没有了,每时每刻“哈哈哈哈”,非常 mellow, 非常 agreeable.

(二)

近半年的想死感确实少了。城市嘈杂,安静是稀有资源,inner voice 轮不着发言机会。虽然还是没找到价值,至少麻木了一些,不失为一种续命方式。

(三)

那天在江边看到一个鲜橙色、舞舞扎扎、十几层楼高的设施,不知道做什么用的。脑子里浮出两个词,gigantic gadget, 读起来很有咀嚼感。

(四)

事件摆在面前,令人窒息。我有过很好的梦,物我呈现 disproportionate 关系。我的脑袋很大 ,而身外事很小。Tripping 是否就是这种体验。

(五)

再说个梦:我独自去看夜场 double feature, 都有我自己参演。散场后一位男士想汗我约会,猛地发现我是电影里女主发胖后的替身,气氛陡然尴尬。

(六)

还有个梦:我在发言时坚持把反建制 anti-establishment 说成 deconstruction, 梦里的另一个意志很清楚这是错的,但对正在发言的意志无能为力。(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