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合法回忆

第一次认识“玩世不恭”——

九七年开始买《漫画月刊》,每期封面都是名人漫画肖像,我从那上面认识了萨马兰奇和其他人,具体只记得萨马兰奇。有一期是光头陈佩斯,介绍说他形象给人感觉“玩世不恭”。我问我爸,什么是玩世不恭。他跟我解释了,具体怎么说的不记得了。这个词被介绍给小学低年级的我,回头来看可以说是一次思想解放(或毒害)。我模糊意识到“认真努力、积极向上、报效**”的学校教育主流话语之外还存在其他可能。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癞蛤蟆——

夏天夜晚和我爹出门散步。走上一座短桥,桥下是当时还没治理污水的城市内河,阳光下水面呈墨绿色粘稠状有油纹,天黑了就只剩下浓烈的臭味和裹成团的蚊子。桥上人行道路灯下有个书摊,所有过期杂志、盗版《废都》《红墙内外》《卫慧小说选》《上下五千年》等等都明明白白铺在草席上,在臭气中还能闻出廉价印刷品的味道。我爸忽然指给我地面上一个东西:一只大癞蛤蟆。要是没有投下影子,颜色简直和水泥地融为一体。

第一次吃汉堡——

家附近的面包房推出新品:汉堡。我妈同意给我买一个尝尝,我幸福得要昏过去。当时离我第一次在大城市吃到肯德基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买回家一吃,难吃到震惊且羞愧:五块钱还挺值钱的,怎么扔啊……多年以后,当我搞清楚不是所有的 sandwich 都叫 burger, 才想起来小时候吃的那个是真正的夹了碎肉饼的 burger, 唯一的问题是面包房没有把肉饼煎一煎……我记得没吃完(怎么可能吃完!)的生肉汉堡在冰箱里存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扔了。

还有90年代夏季傍晚的生活场景——

摩的司机递给你一个绑带油腻发黑的塑料头盔。露出海绵的黄面包车后座污渍可疑。影院轮流播放《红河谷》和新婚夫妻科教片。VCD 机吐出一张发烫盗版光盘(周星驰《整蛊专家》)。菜市场熟食摊卤肉锅里哈尔滨红肠(主要成分色素、淀粉、猪肥膘)几经沉浮。糖精冰棍来不及嗍完就松散化掉。男人在机关舞厅跳交谊舞,老婆带着六岁闺女(确实不是我)趴在窗玻璃外面瞪眼瞧。劣质化纤面料被汗水反复浸湿,风扇反复吹干,形成繁复的盐结晶纹路。家属院看大门的拿一只旧牙刷把儿烧化,堵住漏水的搪瓷脸盆。收废品的打开一罐过期旭日升冰茶,“嘭!咝——”

4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Charlie
Charlie
June 4, 2017 9:06 am

阅读感像看电影 太美妙了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你大妈...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你大妈...
June 7, 2017 7:14 pm

从小不好好读正经书